文章|《中國金融》媒體融合供稿
近年來,金融科技在抗擊疫情、賦能精準脫貧、促進普惠金融、優化金融服務以及支持科技創新等方面都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ABCD)等技術更加廣泛地應用于支付清算、借貸融資、財富管理、零售銀行、交易結算等領域,極大地改變了金融業服務模式、管理模式和商業模式,重塑了金融生態。2019年,人民銀行印發《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為實現金融科技未來五年的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
站在金融業數字化轉型的歷史節點上,金融機構經歷了怎樣的“脫胎換骨”歷程,有哪些成功案例或者失敗教訓可供業界借鑒?在金融與科技的深度融合中如何保持高水平創新?如何才能將ABCD等先進技術的研究成果賦能金融?如何做到監管與發展、創新與規范的平衡?金融科技怎樣更好地支持“專精特新”企業?個人信息保護對金融數據治理提出了怎樣的要求?
為探尋上述問題,《中國金融》邀請9位金融領域及金融科技領域專家進行“面對面”對話,拍攝了十集視頻《探索與創新:金融科技前沿對話》,聚焦金融科技帶來的機遇與使命,探究應用痛點的解決之道,揭示未來金融科技發展方向,為持續推動金融科技規范發展、更好地賦能金融提供觀點和思考。
《探索與創新:金融科技前沿對話》第三集《農險科技前景廣闊》(上)和第四集《農險科技前景廣闊》(下)由中國保監會海南監管局局長王小平對話中國太平產險副總經理、太平洋安信農險董事長宋建國。對話以具體案例展示了保險業抓住機遇期,針對農業保險風控難度大等難點和痛點,通過保險科技賦能取得的巨大進展。對話全面展示了數字科技在農險應用的前沿實踐:創新農險產品和業務模式,降低承保、理賠成本,提高理賠速度和效率,助力農險快速發展;量身定制不同農作物的智能服務系統和風控管理系統,完善農業產業鏈綜合金融服務,提升產品觸達范圍和業務效率。深耕農業保險這一“朝陽產業”的生動案例告訴我們,保險科技在鄉村振興、農民增收、支持農業發展方面都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對話還深入探討了“保險科技+”所取得的進展和成效,其與期貨等衍生品、商業銀行、擔保等的連接,描繪出了從農業保險延伸出的支持鄉村全面振興的綜合金融服務前景圖。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中國金融雜志。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